今天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是一个富有诗意且浪漫的节气,很多经典诗词能脱口而出,但有的诗词中虽然有白露,并不是指白露。《诗经》中《蒹葭》千古传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此时周围环境逐渐转凉,虽有时候白天会比较热,但晚上气温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做了这样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秋天的风已经触动了时节如流的水,我们跟着季节更替,已经隐约看见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风景。秋风浩浩荡荡,悠悠如梦,露水晶莹剔透,闲闲的样子,一场秋雨一场寒,落于蒹葭丛中,落入水墨之中,洇染的是秋色,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的心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今天11时11分我们迎来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白露秋风渐起、秋意渐浓夏日的景象渐行渐远伴着阵阵凉爽的秋风明媚的仲秋时节正式登场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段时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不露,长衣长裤”这些谚语都在提醒着我们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天高云淡,秋韵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转眼间,诗意浸染的白露节气悄然登场!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浪漫诗意的节气,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体现的朦胧爱意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中流淌的诗意遐想,“白露”二字就生在这袅袅诗词中。
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是立秋后的第三个节气,其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与仲秋时节的开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露水悬于秋叶,伴随着诗意,夏季季风终于远去,天气也逐渐凉爽起来。白节气露图 | 来源于央视新闻古人云:“阳气主生物,所乐也;阴气主杀物,所憾也。
【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结束,仲秋时节正式开始,白露也是最具诗意的节气之一,今天,我们就用这首被誉为最美白露诗词《诗经·蒹葭》,来感受一下白露节气的唯美气息。《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张国贤一位书法家赠我一幅墨宝,不仅字迹清秀漂亮,而且内容也深深吸引了我。上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记录古人生活与情感的百科全书,里面有一些内容反映了天象、地貌等,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也是人们在观察天气现象的过程中、在时时感受四季交替和万物变化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性规律,并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