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29日讯(记者 王向荣)冲动的子路能逆袭,儒雅的子贡会经商,在尼山圣境的大学堂,孔子和他的七十二贤弟子,穿越千年继续授课。11月28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这里,追先贤,学周礼,继续当孔子的学生。
《孔圣枕中记》真本古书:《枕中记》(孔圣真本)或《孔圣枕中记》。是一本托名孔子所著的预测未来的著作。全书以六十年一甲子为系列逐年进行预测。具体成书年代不详,目前见到的早期版本有,同治、光绪及民国版本。《孔圣枕中记真本》原序昔秦始皇无道,登基十有余年,焚书坑儒,以愚黔首。
尼山,坐落在山东曲阜。虽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却因孔子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山。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山上的观川亭,相传孔子曾在此眺望,感叹时光变迁,故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句。
去年国庆佳节,我与同学一家从济南启程出发,沿着京台高速一路向南疾速驰骋,最终抵达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之地——尼山。在尼山小镇享用过简便的午餐后,我们把车停放在鲁源停车场,接着徒步二百多米,穿过那石质、仿先秦石屋风格的检票通道,乘坐大巴进山。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9日获悉,在中华文化思想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之际,一尊纯铜铸造,像高7.2米,重达5吨的孔子像在上海市嘉定一中落成揭幕。
视频:【打卡中国新坐标】在尼山圣境体验中国风度,感受中华文明之美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曲阜12月17日电(记者 宋宇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都出自“至圣先师”孔子。
同学们临摹儒家经典《论语》大众网记者 朱晨 通讯员 徐涵 王茹 济宁报道4月27日,微山县韩庄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主题为“寻孔圣先贤·研儒学之源”的研学活动,引导辖区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今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为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嘉定一中昨天上午举行以“礼敬至圣先师 赓续教化文脉”为主题的孔子像落成揭幕仪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朱鹮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马嘉欣):1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办等指导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在这里与圣人对话,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