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句俗话说,四十七八,老眼昏花。人一旦上了年纪,视力就容易下降,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去医院配眼镜太麻烦,他们更愿意去网上或市场买一种成品老花镜,这种产品有不同的度数可以选择,便宜又省事,戴上也能立刻看得清楚。
据我国 2023 年发布的《2023 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老视问题的中、老年人群达 3.9 亿,在 35 岁以上人群中占比 56.9%,老花症状开始出现的高峰年龄在 42~44 岁。
老花眼又称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问题。引起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导致患者变焦能力降低,所以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远视力正常,但是近视力不佳。
央视网消息:有句话说,四十七八,老眼昏花。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之后,视力会有所下降,有时候就要戴老花镜了。老花眼是自然衰老的现象,可是不合适的老花镜却有可能让视力进一步损伤,当老花眼来敲门,你的老花镜戴对了吗?
健康科普汇只不过在配镜矫正时,都是用的凸透镜。 老花是一种生理现象。老花眼的根本原因是晶状体弹性下降了。当眼睛看近距离的物体时,需要调节晶状体,由于晶体弹不起来了,就出现了——近距离看不清,总想把东西移远看,看近时间久了累等花眼症状。
人还年轻,眼睛却老了。有研究显示,老花眼通常在38岁左右就会出现。40岁以后,随着眼睛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变小,睫状肌调节能力逐渐降低,老花眼的发病概率会更高。数字时代,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使得“80后”群体成为了“视觉初老族”。有什么办法,能延缓老花眼的到来?
近日,44岁女演员陈乔恩说自己配上了人生第一副老花镜,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热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视光科副主任医师陈楠告诉记者:“40岁以后,尤其是到45岁以后,眼睛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就会出现看远、看近不是一个度数。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看手机、看电脑非常多,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也有可能老花会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