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军事、武术作品,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词等编汇成《正气堂集》。相传他在自己的著作《正气堂集》写到。
说明:1、《剑经》原文本系采用《中华武术文库》古籍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纪效新书·短兵长用说篇·剑经》;2、每条原文前,用条文中的“戒之戒之”错写成“戎之戎之”,或断句中有明显错断的,如条文中的“我后手略高牵,就进步杀”错断成“我后手略高牵就,进步杀”等类似
第一篇:棍法总论篇俞大猷著李良根注解原文总诀歌原文:总步目①直破打剃大剪 小剪 揭 上扁身 滴水献花 吊剪 下起接让高低俱有大单鞭压 子午 阴阳 下起穿手上 喜鹊过枝 趁棍走 走马回头丁字步 大僻 鸡啄谷 高拦凶棍 直凿 闪腰剪 三脚峙 倒头 马前斩草 上捧凿 小剪下小起 小单鞭
宋、明时代,棍术臻于大成,《中国武术史》记载:“在几十家棍法中,较有名气的首推俞公棍。”本刊此一期刊发的《图说子母三十六棍》及《子母三十六棍对习之法》二文,即明代俞大猷所著,而注释者,则是近代著名武学家向恺然先生,读者阅习,自是顺风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