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停更,粉丝考古兄弟们,考古了。这是第二篇有关骑行豪杰徐云的文章。小时候,单车几乎是每家必备,上学每天必骑的,对这种古老的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自然有着一种朴素却深厚的情愫。网络时代,骑行爱好者们仅凭单人单车就征服了人迹罕至的高原边荒,徐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说起骑行博主,就不能不提起徐云和刘伟员。两人都是骑行拍摄博主,主要拍摄骑行路上的风景和故事现在两人一位在国内摩旅秦岭地区,一位在国外东南亚老挝摩旅。两者风格完全不同。好在两位始终保持着初心,都以拍视频为主,没有过度商业化带货运营,这让他们拍的视频也格外有看头。
2024年3月徐云改变了骑行方式,把单车淘汰,换成了摩托车。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他作出改变,今天这期栏目,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自2020年的秋季出发,过去的三年多,大部分时间徐云都在骑行的路上。长期艰苦的户外活动,对身体造成了诸多伤害,膝盖受损最为严重。
徐云改为摩旅后差不多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了,众所周知徐云回归旅媒赛道以来,自身风格就在不断转换中。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和日趋下降的流量有关,诚然在自媒体内卷的大趋势下,整个旅游自媒体的播放量都在下滑。受收益压力影响,有些博主改换了赛道,有些留在了老家,还有的谋划出国等等。
□王沙(郑州大学)当下,“骑行流浪”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现象。以“徐云流浪中国”等为代表的骑行者,骑着单车丈量大地,用足迹书写别样人生,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兴起,而是在时代发展、青年需求变迁等诸多因素交织下应运而生,其背后蕴含的诸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在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的疑惑中,一个叫“于文亮”的小伙子火了。他太普通了,短视频平台里,他既没有展现浮夸的场景剧情,也没有才艺展示,只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山东男孩,随手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就连拍摄与剪辑技巧也过于潦草。
第一次看徐云的视频就是在他骑行阿里中线的时候。徐云说话不紧不慢,特别有条理,还能介绍很多当地的人文和地理知识。路过一个垭口时,他特意垒了一个玛尼堆!许了一个愿望!希望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我想这是他的心里话。玛尼堆,许下愿望!下山的时候,他骑得特别的快,还放了劲爆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