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8日电(黄金袁) “作为儿女,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孝顺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言行上。”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好媳妇门桂芝的殷殷孝心。
潮新闻 共享联盟·秀洲洪合镇 高叶萍烈日当空,蝉鸣阵阵,这几天顶着大太阳,孟岳仙总是准时到在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的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服务。面对每一位老人,她全心全意,细心周到,连同事都赞叹不已,大家都夸她实在、能干。今年66岁的孟岳仙,是秀洲区洪合镇新王桥村的一位普通村民。
高爱香为婆婆梳头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通讯员 张启慧 济宁报道“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身边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不求回报。”5月6日,嘉祥县纸坊镇梁山村居民这样评价高爱香。高爱香是纸坊镇梁山村的一名村民。
周秋菊与家中老人合影。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丹 长沙报道5月6日早上7时许,家住长沙县路口镇龙泉社区的周秋菊起床后,第一时间跑到婆婆房里,服侍老人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再匆匆忙忙地去外面做事。这样细致入微的呵护与照料,她一干就是17年,从未停歇。
“妈,你喝点水吧……”12月5日中午,黄晓彩端着一碗温开水来到婆婆床前,一勺一勺地喂给她。黄晓彩的婆婆今年84岁,患病20多年,生活不能自理4年,曾被医院下病危通知。但黄晓彩从不放弃,日夜陪护,悉心照料婆婆。今年50岁的黄晓彩是临颍县新城街道温馨苑小区居民。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七点之前起床,给婆婆喂饭、梳头、擦洗、换尿不湿,收拾家务,下地干活,赶去工厂里上班……这是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湖坪村村民陈秋萍的日常。今年51岁的陈秋萍是樟树本地人,1994年嫁到湖坪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视频剪辑 黄志刚通讯员 李澳庆 付逸飞今年50岁的张月芝是湖北省江陵县熊河镇新河村村民,她三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坚强和勤劳支撑起完整的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是村民眼中的好儿媳。
大皖新闻讯 今年37岁的李玉英,一个看似身材单薄的弱女子,悉心照料患病公婆十多年,入选六安市裕安区第六批“裕安好人”。她是江家店镇新沟民族村人,是当地的“名人”。大皖新闻记者2月14日下午联系上李玉英和她的丈夫罗祥涛,了解到这位淳朴农妇十多年如一日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黄馨怡送孩子上学,到社区工作,下班后迅速赶回家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这是徐丽莎普通又忙碌的一天,11年如一日,她默默地付出着。11年前,丈夫突发脑溢血去世,为了方便照顾公婆,她辞掉了幼儿园园长的工作,在家附近就职。
央广网盐城5月6日消息(记者庄滨滨 通讯员徐红霞)孝媳好口碑,乡邻皆称赞。近日,记者从江苏盐城市了解到,该市亭湖区南洋镇兴隆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刘爱红,3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服侍年迈患病的公婆,先后获评“亭湖好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等称号。
我们这有个女人,她婆婆生病住院了,她不愿去照顾,她说:“她(指她婆婆)一没生我,二没养我,三没带我,我凭什么去照顾,除非她的子女全死光了,我就去照顾”。唉,感觉这个女人好恶毒?大家说她该去照顾吗?(这个婆婆的女儿有的因为年岁也大了,有的因为残疾不能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