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已成为连接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新桥梁。尤其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短视频和直播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成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南方财经“AI+农业”课题组 张梦琦 成都报道9月20日,在 2024 智慧农业博览会上举办的 “第二届中国 —— 东盟数字农业论坛”中,广东省外经农合中心的发言代表王清受邀作了《人工智能时代AI + 农业的广东探索》的主旨发言。
11月30日,在农交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第二十一届农交会智慧农业暨AI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同期举行。大会现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兰玉彬等多位嘉宾分享了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12月17日,记者来到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徐庄村,看到道路旁排列着几十个明黄色的集装箱,与湛蓝的天空搭配起来,形成了一个“多巴胺配色”的景观,颇有网红打卡地的感觉。“这可不是网红打卡地,这是我们的菌菇养殖智慧方舱,是临清市乡村振兴智慧云舱共富示范基地。
智能管控系统代替人工“照顾”农作物,从没种过地的新手,也能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熟练种地…近年来,多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探索发展AI种植、智慧农业,借助人工智能为传统农业装上数字大脑,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集农业生产、科学研究、观光采摘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智慧农业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AI,当最古老的产业与新兴前沿技术相结合,将会迎来哪些变革?1月21日,肇庆市正式推出全国首款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兰花Al智能对话机器人——兰先生。
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Sora惊艳亮相,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风终于吹到了荔枝之乡。3月6日,由茂名高州市联合业界互联网科技公司打造的中国首个荔枝AI“高智荔”正式上线,荔农能随时随地向“高智荔”询问关于荔枝的种植、保鲜、加工、物流、销售等问题,并得到相应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