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大家认识日本的方式不尽相同,二战、世界上唯一吃过YZD的国家(美国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电子产品、汽车产业、艺妓文化、动漫文化、日剧、AV文化……但无论怎么样,估计在现实社会中,大家了解日本的无非是动漫、二次元、AV以及艺妓文化等,日本人给世人留下的“躬匠精神”,让
继倾倒核废水入海之后,日本要把核辐射食品推上奥运会餐桌!《康熙朝起居注》中:康熙帝多次评论日本人,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嘭、嘭......”2023年7月8日,随着两声枪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按照安倍晋三生前在日本的影响力,他足以配得上最高规格的葬礼。可安倍的葬礼却极其“简陋”,除了亲人以外几乎没人参与,就连他的墓碑看起来也非常寒酸——只有短短的五个中文。
放在西方人眼里可能看不出区别,但是把日本人和中国人放在一起还是能感受到很多差别。高铁,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上大声接听手机,交谈,饮食,在中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会有人在地铁上吃味道浓烈的螺蛳粉,这可能和中国人比较豪放的性格有关系,并不会太在意周围人眼光。
由于研究领域与个人兴趣,我近几年来搜罗了不少与甲午战争相关的老物件。其中大多来自日本方面,又有相当部分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诸如日军参战官兵的日记、信件、明信片、证书、奖章等等。这些东西尽管零碎,却真切反映出明治时代的个体生命与这场战争的关联。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2023年8月7-9日,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窜访台湾,公然支持台独,并扬言要准备战斗。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深感疑惑的是:日本为什么会如此狂悖?继而想起:他们从未承认过侵华战争,从未承认过南京大屠杀;从未对慰安妇问题道过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