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海报:徐占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海上展区,静泊着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它见证了人民海军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峥嵘岁月,在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留下了绚丽的航迹。
“核潜艇怎么会在四川的山窝窝里造出来?”“潜艇内的核反应堆是整个潜艇的动力之源,为了核潜艇建造成功,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就在夹江的深山建造。”面对记者的疑惑,九〇九基地副基地长姜国庆解释道。
它们是守卫国家安全的“战略盾牌”,神鲸蹈海,剑指深海大洋,水下蛟龙,藏迹万顷波涛。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历史长廊,“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毛泽东主席发出伟大号召仅仅10年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就在世人的惊叹中下水。
1958年6月18日,中央军委组织了第一次核潜艇研制会议。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和专业资料,研制工作困难重重。为此,黄旭华等科研人员带着“三面镜子”,在国外海量零零碎碎的报道中,逐步寻找到核潜艇研制的线索。经过16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长征一号”研制成功,正式编入海军序列!
CCTV国家记忆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海上展区,静泊着一件特殊的展品:由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锻造出护卫祖国海疆,威震敌胆的“水下盾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如今已年近百岁的国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