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同样信仰社会主义的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后期也犯了沙文主义和大国倾向的错误。毛主席的强硬曾五次阻遏了美苏对中国的核讹诈,高昂气节和民族精神让美苏退缩了,再次回顾建国前夜和1972-1975年这两段历史不难发现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色厉内荏的表现都透露着什么本质?
毛主席在1972年12月正式作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决策,是基于当时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迫切需要,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并从对内政策延伸到对外政策,对于遏制大规模侵略战争、推进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有担当的和平形象,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20世纪70年代是影响深远的一句战略名言,出自毛泽东之口。1973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青年团协议会访华团时,曾明确地告诉客人: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口号, 叫做 “深挖洞, 广积粮,不称霸”, 这里就有个粮食问题。
【背景】这是1972年,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口号,使此前推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并从对内政策延伸到对外政策,对于遏制大规模侵略战争、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