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专家马丁.林斯壮在《收买感官,信仰品牌》中指出,人的情绪有75%是由嗅觉产生。晚年他被贬至广西宜州,住在嘈杂不堪的市集内,市集又吵又髒,充斥著各种叫卖声与难闻的气味,他在《题自书卷后》中提到:“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
名山古刹中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烧香拜佛,一派盛世繁华之景。晚唐诗人杜牧曾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巍然屹立在风雨中的古寺,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化。相信很多人都曾烧过香拜过佛,但是要问起烧香为什么要烧三根?三根香代表什么?
《天官赐福》的开篇,谢怜第三次飞升为神后再次来到仙京,但是手里却没有功德和法力。原因是,他没有信徒,也没有香火供奉。他后来下凡执行任务,在民间菩荠观给自己摆了个神位,自己供奉自己,既滑稽,又有些心酸。实际上,香火与信徒贯穿了《天官赐福》整部书。
1、拿一支香在手中轻轻滚动,不掉粉,不染色的好香2、 看粉细腻均匀为好香,而化工香一般很光滑3、 看香的颜色,天然香都是原本色,沉香为灰黑色为古木,檀香一般为土黄色,中药香灰黑带纤维,而化工香一般颜色鲜亮,甚至还有彩色的。
上香供养仪 供养是布施的别称。布施是直接与物赠人,而供养,则谓以至诚恭敬之心,奉物与有恩有德之人。佛法中,布施是行菩萨法之首,故供养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对三宝所行之供养,以十种物为代表: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香能普熏十方。
英国名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以鼻闻香,以心领会,尺席之间,五感澄明。在袅袅香氛、幽幽古韵问,净化肺叶、头脑和心灵。当家里点只盘香或插几根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我们每天看见的熟悉而陌生的事物开始的基础?它们是如何烙印在我们文化中?
明代周嘉胄《香乘》采集了众多有关香的文献资料,显示了香之繁杂及其在宗教及世俗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冥报记》“唐王千石”载某僧:“夜中,常诵佛经,宵夜不寝。每闻击磬之声,非常清澈,兼有异香,延及数里。道俗闻者,莫不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