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5月16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全省首例未成年人参与“密室逃脱”娱乐活动致人身损害赔偿案公开宣判:被告某娱乐中心赔偿原告黄某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18790.77元。
近年来,密室逃脱类真人实景游戏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然而在惊险、刺激、恐怖的游戏过程中,玩家在慌乱中受伤从而引发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密室逃脱中意外受伤谁来担责?事先签订“免责条款”是否就能免除经营者的责任?经营者又该如何完善相关责任和义务?
密室逃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新兴休闲娱乐项目,近日,长沙的石先生和妹妹带着自家的三个小朋友,来到了黄兴步行街上的久幽密室逃脱,体验一把,但是没想到,刚进这密室不久石先生9岁的儿子果果头部就受了伤,血流不止。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剧情+烧脑 密室逃脱成年轻人新宠叫上三五好友,穿上戏服、拿上道具,在精心设计的“密室”里,找线索,玩穿越,这就是时下年轻人非常热衷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密室逃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密室逃脱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它到底好玩在哪里?我们也去体验一番!
2023年7月1日,16岁的林同学与三位同伴到广东某剧本娱乐活动有限公司进行密室逃脱项目娱乐消费。由于游戏带有恐怖元素,林同学在游戏过程中不小心撞到墙上受伤,导致右眉弓挫裂伤、全身多处皮肤挫伤、脑震荡。事后,双方未能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林同学及其监护人遂诉至法院。
受访专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闫春梅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夜巡”“鬼铺”“神秘事件”“幽灵船”……当记者打开各购票平台搜索“密室逃脱”关键词时,跳出来的恐怖、血腥、阴暗海报广告直冲眼球。
法新社9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年轻人逃离现实,玩 “谁是凶手?”尖叫声回荡在黑色的门后,里面一名年轻女玩家正蜷缩着躲避“袭击者”。但曾甜并没有遭遇真正的危险——这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角色扮演游戏。26岁的她和7个朋友正在上海某地下“密室”度过他们的下午,他们玩的是一个“鬼屋”主题的密室游戏。“每参加一个新的游戏,阅读剧本,我就进入一种新的生活”,曾说。
湖北大学生科专业大四女生开“密室逃脱”店,1个月前考上武大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真人密室逃脱”小店以易烊千玺命名,5个创业女孩都是其粉丝上午9:30,大雨,湖北大学图书馆大门口,照毕业照……中午2:00,放晴,江汉四路俊华大厦,有顾客预约“第八天”……下午6:00,有顾客预约“美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