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头砖雕翠花街5号院的金柱大门顺着赵登禹路,漫步沧桑斑驳的老城,循着蝉鸣,拐入一条曲折幽深的胡同,挂在墙上的红色标识牌告诉人们这条街的姓名——翠花街。沿此前行数十步,一座恢弘而古老的院门跃入眼帘,这便是翠花街5号四合院,一座历尽了历史沧桑的宅院府邸。
不过,四大公子所指何人,说法不一,若把各种版本的四公子加在一起,有八九位之多。例如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清末状元及农商总长张謇的儿子张孝若、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之子孙科、中华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段宏业、皇族贝勒载治之子溥侗等等,都属于被社会各界曾称为“民国四公子”的人选范畴之列。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生于1901年6月3日,卒于2001年10月14日,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张学良36岁之前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在老帅张作霖的拉扯下,从东北讲堂的一个学兵,而为营长、旅长、军团长、空军司令。张作霖被炸后,又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命运捉弄人。张学良在36岁之后,政治生命戛然而止。
92年前,一场由日本关东军蓄意策划的爆炸发生在沈阳柳条湖畔,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众所皆知的是,由于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二十余万东北军一月之内齐齐卸甲,将东北三省的大好国土拱手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
前言1946年10月,张学良被秘密送到台湾,继续幽禁。此时的张学良,已经不再像当年的少帅那样,而是变得沉默寡言。他知道,无论如何,蒋介石是不会在让他自由了。因此,在台湾生活的那些日子里,张学良只好以读书、看报来消遣时光,也从书中找到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的答案。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