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资源探测卫星工程等中国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北斗导航卫星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的总设计师,20多年前他主持制定的“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圆满完成。
1967年始,他负责组建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担任过多种型号人造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大系统的总设计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刘廷飞嫦娥一号成功入轨后,孙家栋与欧阳自远激动相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仿佛又回到了往昔峥嵘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
他的60多年岁月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34颗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是孙家栋,这其中包括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等,此外他还是北斗一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等航天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
2021年2月22日上午,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会见。图为会见前,92岁的孙家栋院士进入会场。(图片来源:新华视点)图为2015年,孙家栋院士接受记者专访,介绍探月工程相关情况。
记者 边艺 李慧雯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都与这位老人有关,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孙家栋。
近期,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85年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总工程师、副部长,10月起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有位航天大家的经历,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在中国航天事业璀璨星河里,他的名字从未停歇地闪烁着光亮。日前,《龙》杂志总编辑贾正专程采访了中国航天“大总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