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老家,清明节上坟扫墓就像是规定了似的一样,都是选择在正清明节那天,然而村里有一户人家却提前很久就祭扫过了,当时我就在想,这一家人长年在家又不出远门,根本不存在说清明没时间扫墓的说法,为什么赶那么早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传统的祭祖大节与踏青游玩的日子,又称“三月节”,尤其上坟扫墓是民间的最为广泛的活动,它不仅传达后人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是孝道家风的传承,也表示后继有人,所以后人无论远隔千山万水,都要提前赶回来上坟祭扫,扫墓规矩颇多,古人更是做的细致入微,俗语“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啥意思?
听老辈人讲,新逝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人生地不熟,到处都受别人的打压排挤,经常受欺负,被别人辱骂,于是托梦给家人,要家人在清明节前春社期间拿香烛纸爆、鸡鸭鱼肉、肚脐粑等到坟前祭祀,亡人便拿这些去打点孝敬那些先逝的人,以便自己在那里相安无事,一心保佑在世的亲人。
每到清明,必有细雨飘飞,好像淡然的幽怨飘散在风中,整张天幕都阴沉着、哭泣着。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兼备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慎终追远、感恩先人、姐妹欢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在缅怀逝者先人、牢记祖先的教诲的同时,也别忘记珍惜生命、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