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9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获悉,截至目前,上海临港新片区6万余名建筑工人已落实转移安置去向。受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影响,临港新片区严阵以待,针对建筑工地、海塘大堤游客安全、高空坠物风险等重点区域、重点点位,集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为推动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聚焦区域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促进区域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持续加大优质教育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根据市有关在新片区实行更加差异化购房政策的工作要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教育、医疗、科研机构等公共服务类重点单位人才的试点工作,在执行现有住房
记者 方卓然编辑 彭朋“滴水湖金融湾国际再保险中心大厦未来将成为中国版的‘劳合社’。”12月6日下午,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数据驱动下的再保险创新”分论坛在临港新片区举行,会上临港集团首席财务官杨菁说。
2月13日,临港新片区云鹃路及水芸路(黄日港-绿丽港)贯通工程正式通车。云鹃路及水芸路(黄日港-绿丽港)贯通工程位于滴水湖核心片区DSH-01单元,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km/h,工程范围实施范围南起黄日港南路,北至绿丽港北路。
中新网上海9月27日电(陈静 刘志玮)当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三大千亿级产业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业务主管吴正扬27日对记者表示:“临港新片区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加入,与城市共同成长。
8月27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对临港新片区的新一批支持政策文件发布,围绕更好集聚利用全球高端和新型要素资源、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承载空间、完善保障机制5个方面,共有16项政策措施。
中新网上海10月16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正加快构建大飞机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2024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大会”16日在临港新片区举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绚烂,在临港,每周六都能邂逅。这是一座把浪漫写进湖海的城市。新年首日,辞旧迎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滴水湖畔。夜幕作画布、焰火为丹青。大人欢颜、稚子欢歌。眼眸中的璀璨,心底里的幸福。12分钟烟花秀结束,大家意犹未尽。
今天(8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五周年发展成就及下一步总体考虑等有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介绍《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记者 方卓然编辑 彭朋今年以来,上海在推动低空经济方面动作不断。“上海发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的一系列政策是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上海产业向高端化、自主化、集聚化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制图:竹建英 底图:俯瞰临港新城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良禽择木而栖,优才择地而聚。迅速发展的临港新片区如良木成林,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当地的“生态”更加优越。近年来,临港新片区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其中包括大量的青年才俊。宜业、宜居、宜育,已是临港新片区的魅力标签。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中期评估的通知》(建办标函〔2024〕163号)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19个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地区实施进展和成效开展全面评估。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五周年发展成就及下一步总体考虑等有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介绍《关于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的若干意见》有关内容,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市数据局副局长邵军、上海海关副关长张翼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方卓然10月18日在“第五届1024资管科技开发者大会”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正伟透露,临港新片区挂牌设立五年以来,已经累计吸引集聚600多家新兴金融企业,努力把滴水湖金融湾逐步打造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一湾”的重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