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咨询,最近体检查出了高血压,主要是低压高,服用哪种降压药比较好呢?ß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物常用品种包括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ß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而降压,普利或沙坦类药物主要包括贝那普利、福辛普利、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这两类药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不同靶点,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2的生成,或抑制血管紧张素2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扩张血管而降压。
但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伤害,中青年人新发的高血压问题,同样也会损伤血管健康,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之所以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突发心梗,脑梗等重大心脑血管疾病问题,高血压也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还有些中青年男性朋友,出现男性功能障碍,夫妻和谐受到影响,同样也与高血压的长期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不管是中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发现高血压问题,尽早积极控制都是降低健康风险的重要措施,千万不要拖拉。
首先,要看这个患者除了高血压,还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还要看这个患者的家族史,年龄,肥胖,是否吸烟,饮酒等,搜集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研判这个患者今后罹患冠心病,心梗,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有多大,也就是预估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这个危险程度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超高危,如果这个患者已经患有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那么就可以直接定为高危,需要立即开始服用药物降压,如果结合上述危险因素评判之后,界定为低危,那么这样的血压水平可以不必立即启动药物降血压,可以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如戒烟,减肥等,有些患者体重下来了,血压也随着下降了,因此,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其他基础疾病,仅仅是低压高并徘徊在100mmHg左右,经过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为中低危,可以先不必服药降压,先尝试改善生活方式,至于怎样的情况算高危,怎样的情况算低危,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判断。
一、低压高的真实故事张先生,45岁,是一家中型企业的部门经理,平时工作繁忙,应酬也多,经常加班到深夜。最近,他总感觉头晕沉沉的,以为是工作太累了,就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单位突然晕倒,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低压偏高,已经达到了危险的水平。
写了“老年人的高血压“压差”大,降压怎么降?”,就有读者问,我的血压是高压正常、“低压”高,“压差”小,该怎么治?选哪种降压药?“低压”高,就是诊室血压舒张压≥90mmHg;“压差”小,就是脉压<30mmHg、甚至<20mmHg。
从高血压分布人群看:中老年人大多是高压高,中青年人是低压高,还有一部分人两者都高,多见于老年人。先来说说低压为什么会高:低压高的本质与核心是周围的小动脉血管过于紧张而收缩,导致了微循环的瘀滞,从而引起的低压高,所以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要选择解除小血管痉挛,让周围血管可以开放舒张的药物,这些药有: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药物,比如常用的药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雷米普利等。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风险因素,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损伤,是一种虽然不一定有感觉,但却会逐渐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的重要慢性病,积极控制高血压问题,能够长期平稳的控制血压在达标范围,就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风险的重中之重。
有位40多岁的朋友跟华子说,自己的低压一直在95mmHg以上,但是高压在130mmHg以下,要不要服用降压药,用什么药比较好呢?华子说,高压)或是低压,只要其中之一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