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这几天,拥有30年历史的大老李汤圆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不仅是大老李,百年中山路上孕育出了不少有着青岛特色的商铺和品牌,他们有的随着城市建设短暂离开,但当老城区焕然一新时,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店铺也都选择回归,在积累人气与烟火气的同时,也与历史城区的全新商业运营互相成就。
元宵节吃汤圆是民间传统习俗,这几天,沪上的一些老字号汤圆销售节节攀升。百年老字号盛兴点心店因旧区改造,去年搬迁到了思南路近淮海路后,生意依旧火爆,师傅们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汤圆,满足市民需求。今天上午10点,记者在店堂里看到,虽然刚刚过了早高峰,但前来堂吃和外带的市民接连不断。
虽然,汤圆在包装和馅料都有了创新,但相对于去年,今年的销售高峰却还没有到来。在采访中,超市里挑选汤圆的顾客也不多,冰柜前只有零星几个人。物美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今年过年比较晚,不少在下沙的外地人还在老家过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汤圆的销售。
新京报讯(记者 王萍)元宵节将至,京城老字号的元宵开始热卖。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北京餐饮老字号的元宵销售“爆棚”,其中,护国寺小吃总店的元宵一天售出超5000斤,摇元宵的师傅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而锦芳小吃预计正月十五当天的销售量将超过20吨,师傅们更是加班加点赶做元宵。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家璇 梁曼玲)“刘记黑芝麻桂花汤圆,糯米甜浮子。”在一阵阵叫卖声中,老河口人记忆中的味道"刘记汤圆"出摊了。刘记汤圆李洁说,我们做汤圆20多年了。元宵节前每天要做上千斤汤圆。做汤圆要经过泡米、磨面、做馅十多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