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拾荒者,很长一段时间,总与漂泊、生存、底层这类词联系在一起。他们衣着朴素,在街道与楼宇之间游走,在无数的垃圾堆里挑拣,寻找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拾荒者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如同微小的白细胞,悄然清洁这座城市,却总被我们所忽视。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我们留意总可以发现我们的生活里有这么一群人。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收废品人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收废品。据了解收废品人,大部分是省外的,也是城市中生活最为艰难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时间不短,收入却不高,每天冒着高温,脚踏着小三轮车,走街串巷的。
说起来做生意,前前后后也十来年了。行业干了好几个,如今不但负债一身,切岁数也不小了,30好几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上处处用钱,真难啊。在我们这种小城市还好一些,至少吃饭睡觉的地方好安置,开销适当小些,要是在大城市,那真的是过不下去啊。
◆天水日报记者余碧波以前,不少家庭习惯攒废品,报纸、矿泉水瓶、可乐罐等,积少成多后还能换点“零花钱”。不过近两年来,许多市民发现,小区里很少见到蹬着三轮车,挂个喇叭反复播放“回收废物废品”的人了。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