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作者有一段神话描述,说很久以前天下遭难,天破了一个洞,女娲为了拯救天地,炼了36501块五彩石用来补天,其中有一块顽石不够灵光聪明,于是女娲就把它丢弃在了无稽崖青梗峰上,只用了36500块五彩石。
宝玉对袭人道:“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只是芳官尚小,过于伶俐些,未免倚强压倒了人,惹人厌。四儿是我误了他,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作些细活,未免夺占了地位,故有今日。”“善”,射覆“大善人”雍正。
提起《红楼梦》,大家都非常熟悉,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一开始就写了“女娲炼石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原来呀,在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下一块没有用,便丢弃在了青埂峰下,谁知这块石头经过锻炼之后,有了灵性,见其他的石头都被用来补天,而自己却没有入选,便自怨自叹。
若干年前,网上看到《癸酉本石头记》一书,被介绍吸引,说这是红楼梦遗失真本,于是兴趣盎然地购入。简而言之,癸酉本石头记支持者认为红楼梦是由清朝初期,明朝遗民吴梅村为首的多名文人为悼念明朝写的,共108回,名为《石头记》,也就是他们说的癸酉本,后来曹雪芹拿到石头记以后,增删多次,成为《风月宝鉴》,之后又经过编撰,成为《红楼梦》,这时候都只有曹雪芹的手稿,之后程伟元和高鄂在《风月宝鉴》和《红楼梦》的残本基础上,或续写或改写,并用活字印刷术刊印了正式的红楼梦版本。
据说癸酉本石头记最早是在2008年出现在网上的,这个本子的第108回回末有一个重要的批语:“本书至此告终,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记得一本书中写道和珅是怎么保住红楼梦的,可能在我们的认知力,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和珅表现出来的更多是阿谀奉承的奴才形象,其实,他的才华和见识还是不错的。《石头记》写于乾隆中期,作者曹雪芹是康熙时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自小家境富裕,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