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患病人数已超1.4亿。其中,糖尿病前期患者则多达35.2%,患者人数十分庞大。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全省有7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多达1300万。
根据IDF 2021年全球糖尿病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37亿人,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1亿人,预计2030/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43亿/7.83亿人,中国糖尿病患者也将在2045年达到1.74 亿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为全球第一。
网友问:什么是糖耐量异常?有什么意义?答:夜间未吃任何食物和水的时间长达8至10小时以上,坚持至清晨的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7.8毫摩尔/升;早、中、晚三餐进食水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11.
经常有人体检时发现血糖增高,但是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那么这一部分的血糖高还有可能会恢复到正常吗?是不是就一定会发展到糖尿病,那么这个就涉及到糖耐量异常的这个问题。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血糖值之间过渡阶段的中间状态。
来源:【医师报】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黄晶)今年年初,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了关于2013-2018年中国糖尿病患病和治疗状况的研究。研究显示,5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0.9%升至12.4%,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更是高达38.1%,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总患病率已经达到50.
几天前,一位3年前诊断为“糖耐量异常”的中年男性患者来医院复查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4 mmol/L,诊断为“糖尿病”。他懊恼地说:“我一直在进行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的呀,怎么还是成为糖尿病了呢?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全科医生,我每天都会接待不少担心血糖问题的病人。上周五下午,一位看上去40岁左右的中年女士急匆匆地推开了我诊室的门。"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小编生完二宝以后体重突飞猛进,一度上升到160斤,当时真的就不敢照镜子,从来不照相,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时常感觉胸口闷,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自己一样,连坐车出去旅游,坐在后排座位,感觉腿也憋胀,胸口也闷,腰带老紧了,总之感觉坐在车里,装不下自个儿的大块头。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总患病人数已经突破一亿大关。这部分人群作为糖尿病的后备军,要么对于糖尿病前期没有概念,要么对于糖尿病前期重视不够,殊不知,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注意提早干预,未来极有可能转变成糖尿病!
一喜大普奔!经过一个月的饮食调整,前几天我去医院再次做了查糖耐量检查,已经确定恢复啦~餐二的血糖恢复正常值,看到检查报告的时候我激动的想哭!医生也夸我做的很好,少数人恢复的这么快的。抱抱自己,很棒!你成功挽救了你自己~我一直坚信一个道理哈,就是人的身体是很智能的。
前言2017年2月确诊胰岛素抵抗,利用两年时间彻底改变饮食习惯,减重20斤。各项指标已大幅度恢复。(疫情期间没有再做OGTT,但我也并不再关心这个结果,文末有解释。)这是一个关于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