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尽管天气寒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的游人热情不减。来自不同省份的人们慕名而来,享受一场精神文化盛宴,感知河姆渡文化的神秘意蕴和独特风采。2023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
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它的出现,表明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是新石器时代漆器的代表作。
中新网宁波5月9日电(林波)近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官网上线了“有朋自远方来”纪念邮票和首日封,邮票上的图案元素展示了中国和塞尔维亚的交流合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被列为邮票首图。塞尔维亚上线的“有朋自远方来”纪念邮票。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河姆渡遗址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展现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近日,台湾《经济日报》发表了有关报道。河姆渡遗址。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指出,河姆渡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约7000年至5000年前)遗址。
李翌诚 韩宇雯祭祀、撵稻、制陶等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在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前被一一还原;交响合唱《面朝大海·河姆渡》选段、舞蹈表演《远古欢歌》《光耀河姆渡》等节目依次上演……近日,一场以“古渡新声潮起东南”为主题的河姆渡文化实景体验之旅在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展开,标志着河姆渡国家考古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3年11月3日,游客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2023年11月3日拍摄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2023年11月3日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旁拍摄的石碑。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3年11月3日在余姚市拍摄的井头山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2023年11月3日,游客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2023年11月3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展示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木柄石斧。
2023年11月7日,位于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将迎来发掘五十周年。河姆渡文化是“中国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发现和确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河姆渡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