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优秀案例在行动中的引领借鉴和重要推进作用,扩大行动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省工商联在各地工商联推荐基础上,现将我省98个“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古村落群山环绕、依山而建,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绿树簇拥中静静伫立,房屋之间小路错落有致……夏季午后,漫步在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宛如在一幅精美的的山水画中行走,悠然而惬意。此刻,陈峭村的民宿深山云舍也迎来了客人。“2019年,我的同学来陈峭村旅游,他对这里不吝赞誉之词。
9月28日,周宁县礼门乡邀请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的69位师生到礼门常源村实地考察调研,该乡与校方就培养风景园林、艺术等方面人才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校地合作”激活乡村振兴人才“活水”。近年来,礼门乡立足实际,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3日电 (记者 叶茂)于23日晚在宁德市周宁县开幕的第十三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上,周宁县发布“云端周宁”文旅品牌、“周宁有鲤”城市IP,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图为“周宁有鲤”的品牌Logo。通过IP赋能,周宁构建起了丰富的品牌体系。
近日,一辆满载着课桌椅的大货车驶入周宁六中,看着崭新的课桌和椅子,孩子们喜笑颜开。据悉,崭新的182套课桌椅由礼门商会20位乡贤共同捐赠。“多亏了乡贤们的帮助,现在学校的设施更加完善,老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教学和学习。”周宁六中校长凌仙木满脸笑容地说。
季春时节,从周宁城关出发,沿着纵三线一路行驶,不过半小时就抵达泗桥乡溪口村。春日的溪口村,风和日丽、色彩斑斓、景色宜人,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踏青游玩,体验水上乐园、休闲垂钓、户外营地等项目。溪口村位于泗桥乡东北部,距离周宁县城区16公里,国省干线纵三线穿村而过。
“最好选择肥力足的耕地,整地时要细致,保证‘地壮’‘地平’。”连日来,菊美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陈小菊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们整地,为明年春季种植花菜做准备。作为一名周宁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像这样为农户提供种植方面指导仅仅是陈小菊的日常工作之一。
“朱书记,有时间一定要回‘家’看看。”“谢谢朱书记,为我们村付出了这么多,希望你一切顺利。”……近日,得知省派驻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第一书记朱俊平任职期满,首章村村民自发组织欢送仪式,依依惜别他们心目中的好书记。
游客在丰富多彩的冬晒场中畅享亲子之乐。各地游客拍摄周宁冬日里的美丽色彩。东南网12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汤文娟 刘志玮 摄)日前,“生态鲤乡·周宁冬晒”暨礼门乡第六届文化旅游节在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举行。
6月11日,在周宁县狮城镇洋庄村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在进行管道槽挖掘作业,工人有序进行管道更换、焊管、埋管等工序,一派忙碌景象。自从知道村里要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村民杨祥强就时不时来看看项目进度,盼着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尽早完工。
“我们要大力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游客‘请进来’‘留下来’,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近日,郑立德一大早便奔走在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和村两委商量常源村旅游发展规划。郑立德是周宁县首批聘任的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也是周宁县文体和旅游局的退休干部。
连日来,周宁县礼门乡菊美专业合作社的花菜迎来成熟期,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据悉,该合作社在300多亩土地上,轮种了多种蔬菜,年产值300万元。“巧用轮作让农产品错峰上市,除供应周边县市外,还能卖到深圳、江西等地,销路不愁。
中新网宁德7月19日电 (林榕生 魏知秋)树影斑驳,芳草茵茵。小村巷道干净整洁,绿化花化深浅相宜,创意墙绘活灵活现,美丽庭院花香四溢……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目之所及皆是绿意葱茏、生机盎然。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