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尺寸上,这一门类倾向于实际大小,一束花描绘得如小型肖像般亲近,不具风景画那般的宏伟。今晚的夜读选摘自《名画中的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花的回应:“道尽了生与死——无论那花是正在花瓶中步向死亡,还是在野地里怒放。”
书封面的画作是维德斯洛·扎克洛斯基的《为他折花的丁香色裙子淑媛》,创作于1880至1890年间(《画中繁花:花语艺术史》,祺四,人民文学出版社)花一直是西方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自然之美,更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
十九世纪荷兰后印象派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艺术就是个“悟到”的过程。一个人将自己喜爱的东西,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述说出一个故事,表述出对于美的感动,同时获得大众的喜爱。
南宋 杨婕妤 绢本 设色 纵24厘米 横324厘米。画中绘寿春花、长春花、荷花、西施莲、兰、望仙花、蜀葵、黄蜀葵、胡蜀葵、玉李花、宫槐树、云天、云山旭日、桃花祥云、灵芝,其中花卉十余种,笔法细腻,设色明暗搭配适宜,突显作者写实功力,更以娟秀楷书题诗,书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英国肖像画家托马斯·劳伦斯笔下《红衣男孩》那未经人世间伤痛,纯净而略显忧郁的眼神,打动过无数的观众。30多年前,面对印在西洋名画挂历上的这一画作,一位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决定要将画作临摹下来。2023年,《红衣男孩》从英国国家美术馆来到上海博物馆。
梵高笔下的花儿梵高,用生命为自己播种艺术花园,用一生为世人画出梦想花园,这些笔触和色彩印象,陪伴了多少人的人生。梵高爱花,也爱画花,他画中有大量不同种类的花卉静物。梵高27岁开始学习绘画,到巴黎受艺术影响,色彩开始明艳。1888年,梵高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勒,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作生涯。
据外媒,近日某环保组织成员进入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向著名画家莫奈的名画《干草堆》上泼了大量土豆泥。媒体报道,向《干草堆》上泼大量土豆泥事件共涉及4人,来自某所谓环保组织,此次行动的目的是呼吁德国政府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气候、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