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我是什么时候问你要的电话号码吗?前几年我和朋友来这里避暑,他不小心摔伤了,头上裂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差一点就到眼角了,情况紧急,是您给他缝的针。”前不久,游客陈达升到闽侯县总医院大湖分院测血压时,特地向该院副院长谢邓荣致谢。谢邓荣。
5月19日是第14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控体重,健康长相伴”。在重庆,家庭医生团队和平日一样,守护着群众健康。璧山区福禄镇卫生院有7个家庭医生团队,共50名家庭医生成员。他们服务6个行政村、1个社区,让山区的村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坐上残疾三轮车,普通人只需要几秒钟的动作,可是对于半身瘫痪的雷永刚而言,却不容易。他得先将轮椅推到车旁,然后用手将两条腿抬上踏板,再抓住三轮车架,借力一点点地挪动身体,最后撑着轮椅扶手,握住车把,使劲儿将自己拽上座位。
作为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20岁出头的时候,他便套上白大褂,拐进农田里的小路,给村民进行“健康监督”。“我们村有264户978人,4人患有重性精神疾病,146人患有高血压,26人患有糖尿病……”
在第14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和平日一样,为村民开展公共健康服务。卫生院有7个家庭医生团队,共50名家庭医生队员。他们服务6个行政村,1个社区,让山区的村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12月10日,大学生村医杨晨辉为村民听诊。 本报记者 李静茹摄本报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李晓丽 刘娜12月24日一大早,晨雾还未散去,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姚花沟村26岁的大学生村医杨晨辉就开始走村入户进行健康随访。随访从最远的一户开始。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彭俊):汪姝丽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许乡卫生院的一名基层医生,今年是她成为乡村医生的第六年。汪姝丽是一名95后女孩,岷县本地人,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专业学的是临床医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报志愿那年她选择了报考免费医学定向生。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湖北省英山县杨柳湾镇土门河村中心卫生室的女村医陈亚,身高仅1.34米,是一名先天性胸廓畸形患者。成长于中医世家的她,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医,在土门河中心卫生室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如今,她作为一名村医,已经在大山里服务村民38年,每年为村民诊疗千余次。
翁颖上门回访病人,不少周边村民慕名前来。 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实习生 吴恺珩 摄●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厉思璇 陈子阳 叶志强“这次看病,就像和闺蜜拉家常一样。”走出诊室后,34岁的刘艳梅浑身轻松自在。
央视网消息:102岁的黄兰英是湖南永州江华县湘江乡的一名老瑶医,自小跟随祖父学习采药、把脉技艺,至今已有84年的瑶医药从医经历。现在的她依然身手矫健、认穴精准、口齿清晰。端午节期间,江华县一年一度的瑶医药节上,黄兰英的义诊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月20日电 题:深山里的“钢轨医生”作者 方杰 陆省省 郭军1月18日18时30分,夜幕降临,寒风扑面。京广铁路北上的列车满载着回家的人们,从罗家渡线路工区门前呼啸而过。罗家渡线路工区坐落在有着“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的乐昌市坪石镇。
2024年1月6日清早,房瓦上、菜地里结了白茫茫的霜冻,瘦弱的杨彩琴背上药箱,独自骑着电动车出诊,七十多分钟的山路,终于到达泥坑畲族村各溪里。破旧的房屋里住着一对老夫妻,爷爷是高血压患者,经常腰痛,奶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行走困难。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5日电 题:行医边疆爱无疆——记坚守深山牧区37载的“健康守护人”李琳新华社记者李自良、何军、赵晨捷冬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庙尔沟片区,高耸山峦上的积雪在太阳照射下闪耀着金光。对这个片区生活的数千名牧民来说,59岁的李琳是他们的“健康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