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有十三上灯,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祭,十七王母奶奶过生日,十八落灯的俗语。蛇年元宵节即将来临,扬城花灯市场开始红火起来,蛇元素花灯格外令人瞩目,它们以“反差萌”将灵动与喜庆完美结合,展示别样风采,给人们带来欢乐与祝福。这并不是现代扬州的“专属”。
扬子晚报网1月23日讯(通讯员 周璟 记者 陈咏)“这件彩灯参考的是这张黑白线稿,制作彩灯最难的就是搭建骨架。”22日,扬州灯彩大师许福林向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作品“双龙戏珠”。
【来源:扬州网_扬州民生】许根祥介绍花灯。昨天是正月十三,老扬州人的“上灯日”。在扬州街头,彩灯售卖摊点异常忙碌,扬州彩灯非遗传承人许根祥也带着他的新作品前来“凑热闹”。“扬州人过元宵,少不了玩彩灯。今年我制作了1000多盏彩灯,完全供不应求。
元宵节临近,江苏省扬州市各大商场内纷纷展出色彩缤纷的“扬州灯彩”春节饰品,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深受百姓喜爱。以上图片:2021年2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一家大型商场内展出色彩缤纷、式样繁多的牛造型“扬州灯彩”。
扬州灯彩有着璀璨的历史。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灯彩代表性传承人,许福林大师已经从事花灯制作50年。为了让“老手艺”绽放“新活力”,今年以来,许大师不断进行创作研究,再推“十二生肖主题”新灯。扬州灯彩起源于汉代,繁盛于明清,主要有“玩灯”和“彩灯”两大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向来是趣味民俗“弄潮儿”的扬州市皮市街又开始忙活起来。2月3日,一场烟火古韵与文艺摩登交织的“嗨!皮元宵”活动在流光溢彩的光影之中拉开序幕。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涌向这里,共同领略“花市灯如昼”的盛景。
元宵将至和家人、朋友一起看花灯、猜灯谜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元宵节习俗之一瘦西湖、东关街、个园、茱萸湾……活动年年不同,但精彩不变跟着我们一起打卡扬州瘦西湖:非遗市集、民俗表演齐贺元宵1、非遗市集庆元宵市集时间:2月12日(白天)表演时间:上午09:30/10:30;下午2:30/3
在春节众多传统民俗里,花灯已有逾千年历史。由此发展而来的灯彩技艺,凭借不同流派和造型,在各地大放异彩,成为春节期间喜庆欢乐氛围的代表性营造手法。#龙行大运 美年扬州#随着龙年的脚步不断临近,市民和游客将再次看到省级非遗项目扬州灯彩的精湛技艺。
目前世界仅存的3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此件保存最完好,也最为珍贵。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装饰纹样很特别,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首上仰,颈部细长,长鬣飘拂,双角微微后翘,龙眼凸起,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四肢长而粗壮,呈大步行进状,伸出的四肢,每肢三爪,指尖十分锋利。
来源:【扬州发布】龙腾虎跃闹新春,喜气洋洋开门红。春节即将来临,扬州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东关街亮灯、12座城门挂春联、看非遗、赏民俗,市民游客在欢快节奏中感受浓烈的过年气氛。近期,南方“小土豆”、北方“小冻梨”等各地游客彼此间的爱称火爆网络,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传递着温情。
—灯火映万家 团圆共此时—元宵佳节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猜灯谜之外,沪苏浙皖人民欢度佳节的花样繁多,独具地域特色,比如走三桥、拔五更、观万绥猴灯、赏汪满田鱼灯……关于长三角的元宵节民俗活动,你知道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逛灯会、赏花灯,是传统民俗,也是过年的“仪式感”。眼下,扬州春节花灯市场已悄然而至。卖灯的小摊聚在一起,连成一片“灯海”,各式各样的宫灯、走马灯高高挂起,美轮美奂;兔子灯、花篮灯铺成一排,五彩缤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十三上灯,是扬州特有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