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同志曾对五种经济成分进行了定位:“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十分接近社会主义的经济,合作社经济是各种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则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基础,小商品经济及半自然经济则是一种动摇的力量”,并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提出:“在目前及战后最初一个时期内,因要急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被破坏、被隔离的经济生活,一般来说,前述五种经济成分,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
从历史的高度上看,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管理国家和经济的能力,是前无古人,划时代的。而且还仍然处在“战争状态”,经历了朝鲜、越南、印度、中苏边界大军压境抵御战争及西沙海战、和东南沿海反美蒋入侵,国际的全面经济封锁禁运和外交孤立政策以及国内地富反坏右叛特(国民党反动政府留在大陆上的政治土匪有200万,伪军汉奸陈壁君之流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反动党团骨干、特务分子120万。
“银元之战”可以用强制手段解决,而“米棉之战”则只能用经济手段解决,因为吃饭穿衣是实打实的较量。投机资本家也并不甘心在“银元之战”上的失败,他们瞄准了“两白一黑”市场,即大米、纱布和煤炭,这三种物资对应着三种领域,即吃、穿、用。大米针对城市,因为粮食产自农村,但城里人要吃饭。
人民政协的召开和开国大典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了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
确实是这样,近几十年来,一些公知、精英对建国后前30年一个总的评价就是“只讲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抓经济建设”,这实际上是对前30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曲解,这种论调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后代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误导。
周末和朋友去郊区爬山,山脚下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库,碧绿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白鹭悠闲地掠过水面,构成一幅静谧美好的画面,朋友指着远处巍峨的大坝,感慨道:“这水库可是当年修建的,真是难以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完成这样浩大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