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金先生,自两年前开始,右侧手背骨间肌出现萎缩无力,并逐渐发展到左侧和双下肢。在多方求医未果后,金先生慕名找到了郑州颐和医院两位国家级专家——著名神经肌肉病与神经电生理学家宋新光教授,及该院院长、著名内分泌学家赵志刚教授。
51岁的金先生,自两年前开始,右侧手背骨间肌出现萎缩无力,并逐渐发展到左侧和双下肢。在多方求医未果后,金先生慕名找到了郑州颐和医院两位国家级专家——著名神经肌肉病与神经电生理学家宋新光教授,及该院院长、著名内分泌学家赵志刚教授。
此前,蒋女士因手臂变得没有力气,抬不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当成肩周炎治疗,后在南京脑科医院被确诊为渐冻症。渐冻症在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发病后肌肉萎缩无法逆转,身体一点点的瘫痪,后期无法说话、无法吞咽,呼吸需要靠机器维持。
美国公布的 ALS 发病率为 2/10 万至 4/10 万,患病率达 4/10 万至 6/10 万。多数患者于中年后发病,年龄多在 50 至 70 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 55 岁,也有 40 岁以下发病的报告,20 至 30 岁发病的约占 5%。
我苏客户端专稿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死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由于这种疾病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会导致患者肌肉逐渐萎缩无力,最终完全瘫痪,仿佛被逐渐冻住,因此又被称为“渐冻症”。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的病,著名的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就和这种疾病抗争了55年,渐冻症如何形成?症状有哪些?渐冻症属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患者会逐步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僵硬、呼吸衰竭等状况。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严丽每年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这一天,正值夏至。人们希望炙热的阳光,能融化渐冻症患者逐渐僵硬的身体。渐冻症究竟“冻住”了什么?人们常说的“肉跳”是渐冻症的征兆吗?怎么排除自己是渐冻症?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王俊岭副教授。
夏正兴是一名演员,年轻时身高一米八的他,曾饰演过《红十字方队》里的林克凡、《新乱世佳人》中的王千帆等角色,曾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他,还凭借《周恩来在上海》中陈赓一角获得1998年全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从物理学家霍金,到“人民英雄”张定宇,再到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患病率为3/10万~5/10万的小众病症肌萎缩侧索硬化,一次次闯入公众视野。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来源:人民网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10万人里面约有4-6人患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先生身患“渐冻症”,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计划”,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为大众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