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钟清城 李梓玮 郭莹)当鞭炮炸裂夜空,韶关始兴的罗坝圩镇在元宵前夜苏醒了。4支火龙队擎着赤色游龙从角田圩背谢屋、社区、上岗、淋头的巷陌鱼贯而出,稻穗扎就的龙身颤动着星火。
韶关始兴的村民们舞起香火龙 张文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文,通讯员吴婷、邓斌摄影报道:韶关始兴是粤北地区客家人聚居的千年古县,按照当地客家人的习俗,400多年以来,每逢元宵佳节,村民们都会舞起火龙,走村串巷,将整个村镇都闹的红红火火,以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年春节将至,韶关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多地会出现“火龙”,将迎来“龙舞千里,好运连连”!南雄香火龙南雄香火龙发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1年,龙舞(香火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南雄香火龙。
龙年春节将至,韶关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多地会出现“火龙”,将迎来“龙舞千里,好运连连”。南雄香火龙南雄香火龙发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1年,龙舞(香火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白竹片村,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村民组织舞龙活动。
兴福百年古村落自然村具在咸丰五年其间由世扬公长子荣璋带儿子发强和侄子发高,发成在象山下迁入兴福自然村建村,当年建造围楼两座五层,青砖房屋数二百多间,聂氏祠堂一座,学校私塾三座,是整个良源洞的文化发源地(清朝其间)。
各地迎春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杨瑞莲、谭爽、赖金艳、廖向荣、张涛、龚晓峰)几乎每年的正月初一,韶关市始兴县都要举办“年味”十足的春节民间艺术巡演和新春非遗墟市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弘扬传统民间艺术、非遗文化,表达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与美好祝福。
近年来,河渡村在帮扶单位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规范建设、以制度促进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确保整治、提升、规范、管理的长效性,提高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居住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年过年都要表演节目,今年的舞台格外大!”韶关始兴太平镇少年吴文轩说的“舞台大了”,是指他们的“村晚”入选了2025全国春节‘村晚’示范点。元宵节,这台“村晚”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让全国观众在新年的尾巴上,感受始兴千年古村的年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刘真韶关始兴有“中国围楼文化之乡”之美誉,现存较为完好的大小围楼249座。在今年“五一”假期,当地举办“2023年广东(始兴)围楼文化旅游周”活动,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访古探幽、感受围楼之美,静默在群山乡野间的村落和老围楼也随之热闹起来。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陈晓楠 通讯员 粤文旅宣(除署名外)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You have no flash plugin installedDownload latest version f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