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书上都说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之后是商朝,商朝本身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而现在还没有找到能证明夏朝存在过的实物,所以说到底有没有夏朝是众说纷纭,不过,洛阳有一处据说是夏朝都城的遗址,它能证明是夏朝吗?
《史记 夏本纪 正义》引《帝王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这个阳翟是古人称的地名,是今天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县级市禹州市,这里是大禹最初的封地,当时叫夏,古人一般有用封地名字来当国名的习俗。
那么这个所谓的“中晚期”究竟指什么时候,夏朝的早期都邑又在哪里呢?根据考古学对同一族群文化遗存溯源的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在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综合了豫东造律台文化、山东岳石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以及部分良渚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也是家天下的开始,夏朝实际是由氏族为核心发展形成的国家,建立者为大禹,也有为启的说法。禹成为夏族最高领导者后,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
西夏作为一个国家,在中国朝代的版图上存在的年代是公元1038年—1227年。 从隋唐时期的藩镇首领到建立夏国:在隋文帝和武则天时代,朝廷两次发动内迁,把党项族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此时他们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