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刘一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据彭博社21日报道,在全球许多地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激增,当地现有电力设施已无法满足其用电需求,“人工智能已对全球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合创新步伐加快,数字化浪潮迈入了新阶段,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赋能空间。9月10日,2024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召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析理论道】作者:赵精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12月18日至19日,“2024数据资产管理大会” 在京举行。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发表主题演讲并表示,据统计,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数据存储单位),同比增长22.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今日视点】◎本报记者 刘 霞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在AI训练中,我们现在基本上耗尽了人类知识的累积总和。”之前研究也表明,人类生成的真实数据将在2到8年内消耗殆尽。
【析理论道】作者:王业亮、丁晓东(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作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技术基座,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提升国家战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科学技术界别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亮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高质量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和场景应用生态环境的提案。
基于庞大数据和超高算力的“暴力美学”,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打法,也是以OpenAI为代表的一众企业的发展密码。简单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喂的数据越多,人工智能就越强在全球范围内,数据存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数据集规模的增长速度。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人工智能浪潮汹涌。站在新的“风口”之上,华夏泰科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泰科”)董事长贾超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专精特新等企业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 樊瑞 黄昂瑾)过去一年,大模型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产业浪潮席卷全球,也给互联网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有何成果和挑战?7月11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闭幕。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贵阳8月29日讯(记者宋雅静)2024数博会期间,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数据产业相关问题专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蒋国飞。他表示:数据将成为AI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客观来讲,高质量数据非常稀缺,甚至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蒋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