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30日,第一届西湖编剧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作为论坛主讲嘉宾进行主旨发言,并接受天目新闻独家专访。针对当前电视剧创作缺乏集体共识与有机协同的现状,尹鸿提出建立“创作共同体”的创作理念。“共同体包括管理者、出品方、投资人、制片人、导演、编剧等。
■记者 王彦《我是刑警》在台网两端全部收官,数据双高。这在剧集播出前,恐怕很难预判,大热的悬疑赛道似乎默认:朴素又踏实的破案过程“旧”了。但,有人不信。接受独家专访时,编剧徐萌说得坦然:“从一开始,我就不打算惯着谁。
写作是孤独的。我有一间写作的房间,面前是计算机,周围是书,窗外是海,我喜欢的花花草草以及干扰注意力的零碎物品,都不会出现在这间屋子里。房间的陈设平淡无奇,唯一特别的是一个十层的小柜子,已经跟随我35年。每一层装着正在创作的剧本,写完一个换另一个,柜子总是满的。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 记者 车社近年来,国产剧原创剧本似乎越来越少,“IP改编”大行其道,原创编剧们都去哪了?与此同时,国产剧市场热热闹闹,但评分高的作品并不多见:宣推做得铺天盖地,但“魔改”“悬浮”的评价不绝于耳……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编剧的工作是如何运行的?
八月初,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了本届戏剧节的特邀剧目和所有板块内容,在令人瞩目的“新锐光芒”板块里,从青年竞演走出来的戏剧创作者胡璇艺与何齐携《夏日声响:海鸥》再度重返戏剧节,以女性视角重构契诃夫名篇《海鸥》,而这也是两位青年戏剧“双子星”继2021年《霹雳》与2023年《我和我
“每个80、90后的青春里都有一个饶雪漫。”从《左耳》到《沙漏》,作为“青春疼痛文学”的开山鼻祖,饶雪漫的小说曾伴随了80、90后的青春。而这次,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展的红毯上,饶雪漫也带着《沙漏》《永不失联的爱》两个主创团队,以不同于作家的身份与观众见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最美人间四月天。眼下,座落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之江编剧村(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一位美女编剧正在驻村创作。她时而凝视思索,时而敲击键盘,时而在莺飞草长的“村”里寻找灵感,而更多的时候她会外出,去西湖茶山采风。
【舞台艺术众家议】作者:孙霆(剧评人)在所有演剧形式的剧本里,戏曲剧本显得尤为特殊,这是因为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中,戏曲所包含的各种艺术元素都分别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定式,即“程式”。其中戏曲剧本的创作也同样具备一套独特的编剧程式,这使戏曲剧本创作与其他戏剧剧本创作有了更多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