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被一众网友质疑是AI合成作品。有网友指出,“建设银行龙年金钞”最初版本的吉祥物,与春晚“龙辰辰”形象高度一致,而建行金钞此前的宣发物料,将“全球首款AI 设计的吉祥物”作为了核心卖点。
对此,LOFTER于3月6日和3月7日连发两条声明回应质疑,表示“功能测试仅为满足用户个性化头像需求,无盈利目的”,“如确有侵权,每张图片将赔偿原作者一万元”。目前,虽无明确的“下架通知”,但记者登陆LOFTER时,已找不到这款AI绘画头像生成器。
日前,四位画师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小红书AI侵权案》已正式立案,四位画师起诉小红书的AI模型库侵权,这也是国内第一起AI模型训练数据集体侵权的首批案件。这一侵权纠纷要回顾到今年8月,此前,小红书推出了AI绘画图片生成模型trik。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洁文输入几个关键词,再选择风格与视角,AI就能自动生成美轮美奂的画作——近年来,随着AI绘画走红,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AI绘画大模型。要训练这样的大模型,需要收集大量的图像数据作为训练材料,供机器深度学习。
作者:简工博当并不具备绘画创作能力的人,通过文字描述,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出一张图片,那么他是否拥有这张图片的著作权?自AI绘画诞生之日起,这一话题就在业内和公众中争议不断。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人工智能绘画著作权第一案。
梦幻赛博朋克风作品(插画师“榴莲煲排骨”/图)2023年8月起,不少插画师发布停更通知,他们质疑小红书旗下AI绘画产品TriK未经允许,将其绘画作品“投喂”给AI训练,引发版权争议。事情最早源于插画师雪鱼质疑 Trik AI发布的图片与自己的原作非常相似。
日前,网易LOFTER平台推出了一个名为“老福鸽画画机”的AI绘画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和作画要求,平台就能给用户画一张头像,该功能于近段时间开始了内测。功能上线不久,平台用户反对质疑之声四起,是否采用了平台内原创作者的作品来“喂食”AI成为质疑焦点。
2022年以来,随着AI“文生图”技术一步步走向成熟,AIGC作品也迎来了“爆发”,不少精美图片让人难以分辨究竟是电脑生成,还是人类画手绘制。而这对艺术行业从业者,以及漫画、动画、游戏等行业的冲击和影响也正一步步到来,游戏原画师被AI替代的消息也让业界震惊。
AI绘画生成技术就像是吸血鬼,正在大肆掠夺全人类的绘画成果,非但不付出任何报酬,还咄咄逼人地侵占传统画师们的生存空间。全球的画师们正在兴起一场抵制AI平台大肆掠夺画师创作成果的运动。这场抵制运动的发起者是保加利亚画师亚历山大·纳奇科夫。
潮新闻 记者 刘玉涵 赵茜 实习生 秦骐如果你是一位网文作者,在和平台签约的时候,忽然临时被加了一条“AI训练补充协议”,要求你同意把作品“喂”给平台的AI,用于内容开发,你会怎么想?这几天,在番茄小说网上进行创作的部分作者,就收到这样的提醒,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议论。
AI画画的意思是用人工智能也就是软件来画画,传统的画画都是人画的,现在你只要写几个画画的标题元素,电脑软件就会给你生成无数品画画作品,而且时间不会花费太长。以后还有没有画家这个职业?画画会不会成为失传,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目录?
【#红星AI热调查#① #插画师因AI月收入锐减三分之二#】4月8日,28岁的自由插画师林佑江离开了北京,决定放下拿起12年的“画笔”,回到老家和父母生活一段时间。最近几个月,由于AI绘画的冲击,他的接单量大幅减少,月收入从3万降至不到1万。
【#红星AI热调查#① #插画师因AI月收入锐减三分之二#】4月8日,28岁的自由插画师林佑江离开了北京,决定放下拿起12年的“画笔”,回到老家和父母生活一段时间。最近几个月,由于AI绘画的冲击,他的接单量大幅减少,月收入从3万降至不到1万。
【#红星AI热调查#① #插画师因AI月收入锐减三分之二#】4月8日,28岁的自由插画师林佑江离开了北京,决定放下拿起12年的“画笔”,回到老家和父母生活一段时间。最近几个月,由于AI绘画的冲击,他的接单量大幅减少,月收入从3万降至不到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