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希望朱棣进了南京之后,务必不要把一个叫方孝孺的人杀掉,因为“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提起宋濂,估计一般人可能没什么印象,不过这个宋濂可不是个无名之辈,甚至可以说,明朝的文人圈子里,宋濂说自己排第二,就连“神机军师”刘伯温也不敢说自己是第一。
一个和尚的“造反大业”都说“和尚念经,皇帝种田”,可明朝偏偏出了个“不务正业”的和尚——姚广孝。他身穿袈裟,心怀天下,一手策划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把建文帝赶下龙椅,让燕王成了永乐大帝。然而,当朱棣坐稳皇位,准备给这位头号功臣封侯拜相时,姚广孝却摆摆手:“别,我就爱当和尚!
原标题:旷世绝美话故宫(之七)朱棣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与姚广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屡建奇功分不开。起兵之初,朱棣犹豫不决,问姚广孝: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此言坚定了朱棣起兵的决心。
公元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享年71岁,因皇太子朱标早逝,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因藩王权利过大而感到忧虑,且诸王仗着长辈的身份对其多有不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削藩政策,同年7月,因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了周王朱橚,同年8月,建文帝以周王朱橚谋反为由,将其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对于燕王朱棣,建文帝则派人暗中监视。
姚广孝初次见到燕王时,是以一名高僧的身份出现的,法名道衍。道衍乘间请曰,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当奉一白帽与王戴。盖王上加白,其文“皇”也。虽说是隐语,却有夺谪的暗示。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并且成为燕王的亲信谋臣。道衍为了帮助燕王夺嫡,积极进行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