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 阚纯裕):“他还只是个孩子。”“未成年的犯罪成本太低了,他们怎么能长记性?”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需要被保护;但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影响,让不少人产生动摇:犯罪的未成年人还应该被法律保护吗?
#未成年杀人犯该判死刑吗#夏禹时代,作《禹刑》。商祖甲二十四年,作《汤刑》。周景王九年,子产铸刑书,法律始成文。周威烈王十九年,李悝著《法经》,为我国第一部,较成系统的成文法典。秦颁《秦律》,隋作《开皇律》,唐作《唐律疏议》,明作《大明律》,清作《大清律例》......
河北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发生数日,围绕涉案三名罪犯的处罚问题,网友们展开了激烈讨论。之所以广大网友会有如此激烈讨论,是因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涉案三名罪犯由于是未成年人,可能会被从轻处罚。有律师解读这个案件认为:如果按照现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此三名未成年罪犯,不会被判处死刑。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检察院对3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训诫教育。(受访者供图/图)“这事儿归根到底就是我倒霉,谁让我年龄比他们大呢?”2019年8月,在办理一起聚众斗殴案时,一名16岁的犯罪嫌疑人的话让浙江湖州南浔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的检察官们印象深刻。这是一起案情简单的斗殴案。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为最高法)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于学生欺凌和校园纠纷、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提出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4月16日通报了近3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