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一位女选调生很焦虑,她马上要结束驻村,要回原单位工作了,她很担心回去后工作无人带无人教,怕干不好工作,她说:“我是广东梅州人,女,今年25岁,湖南一所985大学本科毕业,专业法学。毕业那年,我参加了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成功上岸了广州市某区直选调生。
武大硕士研究生离职,或许不是个例,你家孩子也会这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武大选调生不满分配到甘肃嘉峪关”一事,本来那位名校硕士研究生顾某已离职,而且她本人还是甘肃人。此事或许不是个例,你家孩子也可能会这样!
国考已经报名了150万人以上,可以看出来这几年越来越有全民考公的趋势。而作为考公的天花板,选调生当然也非常的火爆,众所周知选调生未来发展前途光明,但不知道具体如何。今天给大家举例看看90年后左右出生的选调生现在发展如何?通过这些例子:1.
近日,广东一位985大四女学生即将毕业,面对两个就业单位,她不知如何选择,她说:“我是广东佛山高明人,女,今年23岁,广东某985大学大四学生,专业经济学。2024年,我参加了国考和广东省选调考试,目前两者都进面了,但我却不知如何选:1.
一篇小作文《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让辞去选调生资格的顾某、嘉峪关市和武汉大学陷入了舆论漩涡。文章的作者顾某,武汉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2023年7月考上甘肃选调生,在分配工作时没能如愿留在家乡兰州,而是去了嘉峪关市,经过大半年心理的不断挣扎,最终辞去选调生资格。
一种是名牌大学的选调生,一般默认为能力强、素质高,省委组织部直接管理,是干部提拔的储备人才。武大这名选调生,据说是名女生,硕士,专业是德语文学,考上选调生以后,被分配到嘉峪关,觉得嘉峪关是戈壁滩太远,经济落后,不想一辈子锁死在那里。
经历过4-5次公职类面试的学长,来给符合条件的985、211的定向选调生一些建议,不敢说忠告,只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些话:我毕业前第一次接触公职类考试就是选调生考试,那时候就是个“愣头青”,还不知道社会上的残酷,当然体制内也很残酷,但起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