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寒意渐消,万物萌发,中医认为,这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促进体内阳气升发是养生的关键。今天是元宵节,民间有“元宵节,走百病”的传统民俗。其中“走百病”的“走”,正是指通过适度运动来提升阳气,祛除病邪。春季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长春市南湖公园迎来了热闹时刻,传统习俗“走百病”让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公园里呈现出“人从众”的壮观场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湖公园内灯火辉煌。市民们扶老携幼,三五成群,沿着湖边道路缓缓前行,大家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走百病又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午夜,才会回家。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2月13日,正月十六游百病暨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闭幕式系列活动在阆中滕王阁举行。上午9点,活动现场,健身节目展演、古装人物同游滕王阁、汉服蹴鞠、滚铁环、打地牯牛、打沙包等活动让“游百病”更加丰富多彩。
2024年2月24日是元宵节,举国上下会一起闹元宵。不过,不同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会不一样,有扭秧歌的,也有对山歌、赛灯谜、耍社火的,还有游火神、送鸭子灯、打树花等等。在古代,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走百病”习俗,这个习俗在当时特别受妇女们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和好运的方式。
没有精彩的“游百病”群众民俗活动,怎么能为2023年春节来个完美的ending?正月十五、十六这一游,就会使“百病”在舒心畅快的旅游过程中,全部“遗”在路上,“遗”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没病没灾的会好上加好,更加健康。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登高望远促健康,新年生活节节高。”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四川阆中古城的市民扶老携幼走出家门,踏青赏初春美景,登高为新年祈福,滕王阁、白塔山、锦屏山、状元洞等景区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感受“游百病”这项非遗文化。
来源:【天府融媒】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如期而至。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期盼。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26日电(通讯员 姚靖雯)火树银花不夜天,齐聚齐云闹元宵。2月24日,横江水畔,齐云山下,一场精彩纷呈的元宵“走百病”民俗表演活动正在上演,邀市民游客一起花式闹元宵,为新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古代,今天好多人都要走出门去外面走走看看,民间俗称“游百病”,此风俗流传至今可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甘肃陇南这项古老的民俗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每逢正月十六这天,好多人都会全家出游感受“游百病”的古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