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网友拍摄的短视频登上热搜。视频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座“鸟公寓”入住率极高,几乎每个格子里都住着一窝小鸟。近年来,在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偌大北京城,鸟类等小动物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栖息安身之所,这不禁让人感叹北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北京被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在这人迹罕至的平原生态林中,藏着很多生态保育小区。生态保育小区是指在城市绿地、郊野公园、附属绿地等人工营造环境或自然生境中,划定的用于维持或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区域。
来源:环球网 5 月 22 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全市还建成了5类79处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
北京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北京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有大量的鸟类驻足休憩。近年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在北京多地现身。前不久,在密云,观鸟爱好者还发现了猛禽——栗鸢。这是有记录以来,栗鸢首次出现在北京地区。
在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上,《条例》明确本市依法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级分类保护,明确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增加到保护范围,扩大了本市市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范围。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海燕编辑:王海萍流程编辑:王梦莹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5月19日,海淀区在三山五园地区的北坞公园举办主题活动,放飞救助鸟类、带领公众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成果。记者从海淀区园林绿化局获悉,该区已建成11个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八成的人工鸟巢已经有鸟类入住。
来源:【人民网】图①:北京庆丰公园依水而建,开敞通透。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②:青岛中山公园拆除围墙后,新修了木栈道,方便市民游览散步。王 帅摄(人民视觉) 图③:成都望江楼公园原有的围墙已经被绿植花卉等景观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