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震惊全国,教育系统再次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止于谴责,而是应该深入思考,在这一事件中看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改革寻找出路。本文从三个关键点出发,分析姜萍事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改革建议。随着姜萍事件的曝光,中国教育的阴暗面再次被揭开。
这里,是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现场,从来自73个国家的41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5支职业院校“劲旅”,正在展开巅峰对决,向观众展示青年一代的精湛技能,也向世界发出中国教育的响亮声音。充满改革动力、涌动青春活力、凝聚协作合力——回首2024年,这正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写照。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ChatGPT等前沿技术的出现正在加速教育模式转型。这样变革的时代,教育变革将走向何方?如何推动教育创新,引导教师适应新技术?如何培育学生的未来竞争力?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个性化教学?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可以说是教育史上近400年来最大的挑战和机遇。”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上如此评价人工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庆祝新中国75年华诞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将时刻提示并激励着教育系统亿万师生员工和更多社会各界同仁,“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