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期已过,国内外旅游市场依然热度不减,错峰出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最近,一位66岁的流感重症患者,在出国旅游途中出现流感症状,回沪时已经双肺全白。所幸沪上医生全力抢救,患者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旅途中,突发疾病到底如何正确应对?家庭出游,一人生病是否需要立即改变行程?
省两会时间开启您最关心哪些话题?希望得到哪些回应?四川观察推出 “两会问答”栏目聚焦全省21市州的多个一线“观察点”倾听基层声音 梳理百姓关切观观第一时间@代表委员两会“智囊团”有问必答!自贡市民 冯敏提问:近期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如何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薄世宁(北医三院ICU副主任医师)我的新书《命悬一线,我不放手》记录了我工作22年来最刻骨铭心的19个病例。尽管每个病例中患者的疾病不同,救治技术迥异,疾病的转归不同,患者及其家属对诊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这19个病例都满足了一个重要的筛选标准:每个病例都能诠释一个主题。
很多人一听身体得病了,马上就会慌乱,然后是惊恐,到悲切,到最后束手无策。很多人都是这样,生病了,急于求医问药,很少想想自己为什么得病,需要规避哪些不良习性或者改变哪些致病因素,所以往往药物短期的疗效过后,部分疾病又会复发,于是陷入了反复就医的恶性循环。
12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本部,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向护士了解儿科当天的门诊情况。而就在紧接下来的1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谈到疾病,尤其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大多数人都是讳莫如深的,最近因为公开了自己身患乳腺癌之后,粉丝数量肉眼可见的减少,内心有些许失落,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大多数人来头条,是寻找快乐,或是排遣生活,不是来感受人间疾苦做活菩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