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四川南充市非遗蛴蟆节活动中,一巡游纸人酷似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自己雕刻的版本,“丑萌”造型引发网友热议。车龙乡群众自制的“哪吒灯”。受访者供图13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到了活动主办方南充市西充县车龙乡。
各位大神!各位看官:再忙也不能把“年味”给弄丢了,你说是吧?这不——昨天的2024年2月23号星期五(农历甲辰龙年正月十四“蛴蟆节”)时间,“寒潮+小雨+断崖式强降温”仍然没有能够阻挡南充嘉陵西部多个乡镇几十万“父老乡亲”们那狂热的“送蛴蟆”脚步!看到了哈!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蛴蟆节,是厚植于川北乡土的地方性民俗节日,也是当地人春节期间的喜庆节日。2月23日,正月十四,在四川南充顺庆区、嘉陵区、西充县等地,又迎来万人点燃蛴蟆灯祈福平安顺遂的年俗活动。灯火流连,年味狂欢。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4日晚,厚植于川北乡土的地方性民俗节日“蛴蟆节”,狂欢来袭。四川南充市西充河流域的嘉陵区、顺庆区、西充县、南部县部分乡镇,男女老少手持蛴蟆灯到河边送“瘟神”。星光点点、光影流连,场面十分壮观。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2日电 (吴雍)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一年一度“蛴蟆节”万人祈福民俗活动在西充河流域各地举行。当晚,在南充市顺庆区荆溪街道,数万市民手举“蛴蟆灯”走上街头,一起享受这场盛大的“年味狂欢”。活动现场。
“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四川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蛴蟆节”都会在在顺庆区、嘉陵区、西充县等多地隆重上演。南充“蛴蟆节” 资料图蛴蟆也就是大众熟知的青蛙,也称作“蛤蟆”。据悉,正月十四送蛴蟆,在川东北部分农村已有300多年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蛴蟆,也称作“蛤蟆”。在四川遂宁、南充等地,有一个厚植于川北乡土的地方性民俗节日——“蛴蟆节”,已有300多年历史。
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摄影报道“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11日是农历正月十四,夜幕降临后,南充市嘉陵区七宝寺镇热闹非凡,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蛴蟆节”,群众点亮“蛴蟆灯”,敲起锣鼓唱着歌谣,将“蛴蟆”送到几公里外的田边或者河边烧掉,祈福健康平安。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正月十四,恰逢立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狂欢”,在南充多地上演。让南充人民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年俗”味儿!丰富的文化底蕴,浸染了南充的每个角落,珍贵的非遗文化,也在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每年正月十四夜晚,南充西河流域各乡镇,数十万名当地和周边群众及游客,点亮各自的蛴蟆灯走上街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乡间小路闪烁移动着,将山野映照得通红,场面颇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