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镜报》报道,上周,一种通常只出现在地中海水域的罕见水母在英国康沃尔郡利泽德半岛的科尼什被发现。由于其半透明的颜色,这种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通常被称为“水晶水母”。摄影师Leeanne Sullivan表示,她在西南部的法尔茅斯湾发现了成千上万只这种水母。
圆圆的身体、白白的触手看上去就像小蘑菇触角一张一合在水草中穿行自如近日有市民在长江边(城区)散步时发现江水中有很多小白点在游动凑近一看才发现这些小白点竟是水母6月13日,记者来到市民所说的江边看到,这些水母全身呈透明状,身体边缘像是勾了白边,身体中间有四个像花瓣的黄色结构,周围还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7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 通讯员 刘秋明 文/图)7月17日,漳浦县大南坂镇清泉岩下游的一家茶舍水塘里,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这是有记载以来漳州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证明了鹿溪上游的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近日,河源万绿湖景区龙凤岛附近水域再现桃花水母身影。这是2003年以来,万绿湖第七次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种淡水水母,喜生活于水深2米左右的池沼、湖泊中,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是它的捕食器官。
6月24日,在石家庄市灵寿县一处水库里,当地群众意外发现像水母一样的奇怪生物。记者随即前往探访,经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安瑞永初步鉴定确认,该生物为索氏桃花水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古老生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内已知唯一的一种淡水水母。
有一种水母,它不在海里,却生活在陆地里。在水中活动时,一收一缩,状如桃花,故得名“桃花水母”。中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发现了桃花水母,当时称为“桃花鱼”,湖北三峡秭归还因此出名。清朝诗人林鸣莺就曾经写过一首诗:“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
中新网湖南新闻8月22日电 (刘治安 胡卫红 谢斌)8月20日,湖南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惊现一群世界濒危物种、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已在地球上存活了6.5亿多年,属于珍稀水生物,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
近日,在海南五指山市发现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通常直径在1.5-2厘米之间,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周身有数百根细线状的触手,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射出刺丝,刺中被捕猎物将其麻痹,以触手送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