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此前12年,中轴线考古工作亮点频现。相较中轴线北段钟鼓楼、万宁桥等古迹,南段的遗产格局不够清晰完整。为了还原完整的中轴线,2021年,北京考古研究院启动北京中轴线南段考古发掘工作。
昨天,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开启。正阳桥遗址和“镇水兽”亮相。本报记者 邓伟摄本报讯(记者 李瑶)昨天,位于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免费预约参观。目前,镇水兽、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券洞以及券洞顶部的吸水兽均在方舱内展示。
镇水兽头部发掘现场镇水兽全貌昨日,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式上发布,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正阳桥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出土一具石雕镇水兽。这一新发现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对研究北京城的护城河、防御、交通具有重要价值。
正阳桥五牌楼位于正阳桥以南,因其造型为五间六柱五楼式而得名。明朝正统四年(1439 年)建成时为木结构,6 根立柱均为通天柱(亦为冲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对戗柱,每间上有两道额仿,仿间有镂空花板,仿上各以斗拱承楼顶,五楼均为四坡顶,正间额仿间镶“正阳桥”匾额,夹杆石上有石雕小兽。
1月22日,位于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在完成前期压力测试后,正式对外免费预约开放,方舱内陈列着近三年考古发掘的一具镇水兽,以及镇水兽下的雁翅泊岸和1座桥体同步亮相。作为北京中轴线重大考古发现的明代遗存正阳桥镇水兽于2021年发掘,这座镇水兽体量大,与正阳桥的规制相呼应。
来源:【云上河南】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南临淮河,北依汝河,史称“膏粱丰腴之地”。正阳美在城市:正阳公园,花生公园,植物园,正阳桥这些都是网友打卡地。正阳美在淮河:淮河里候鸟云集,岸边牛羊成群,绿树成荫,是人们游玩的好去处。
春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北京前门大街,几声燕鸣清脆悦耳。沉睡的古都开始苏醒,北京雨燕从远方归来,在正阳门安家。“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老北京的这句俗语,说的就是正阳门。明清两朝,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又居皇城前方,民间便称为“前门”。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正式对外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镇水兽、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券洞以及券洞顶部的吸水兽均已在方舱内展示。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位于正阳门箭楼南侧、前门步行街北端。
图为正阳桥考古现场。(武亦彬 摄)北京中轴线南段,正阳门箭楼至前门五牌楼之间,人流如织。穿行其间,稍不留神可能会错过一座“玻璃房”——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步入方舱,仿佛开启了时光胶囊,桥体、镇水兽、雁翅泊岸等重见天日,沉睡地下的古桥揭开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