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石砚石砚石砚砚台是文房四宝中历史最久、存世量最大的代表。汉代以前称为“研”,汉刘熙《释名》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其实还应补充上“以笔蘸墨汁于竹简书写(汉)文字”。在甘青一带大量出土精美的史前彩陶器上绘的黑色红色的纹饰就是在原始研磨器中蘸上矿物粉末 画出来的。
笔墨纸砚,砚台虽在末,却是押尾之物,流传的也更久远,买古砚台一定不要盲目,有中意的砚台也要仔细考证,若是被别人先买了,就告诉自己没有那个缘分,但是一定要管住手,知识不够用,千万不要掏钱,现选芜湖王壬寅先生识砚心得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能有所助益。
古砚沁雅心中留郑连桂向记者介绍砚台藏品藏砚是件雅事趣事,一方古砚往往蕴藏丰富的文化积淀。云霄县的六旬收藏家郑连桂20年来用心寻来200多方古砚台,囊括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年代,且不乏精品。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郑连桂家参观。郑连桂打开藏室的大门,两个巨大的木质架子呈现眼前。
手机免费访问www.cnfol.com2016-01-04 09:57:59 中国文物网 佚名砚台有千万种,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砚台来投资收藏成为首要问题。专家指出,收藏砚台有四个基本诀窍。1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清玩之物。今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逐渐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从实用到赏玩 砚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
清乾隆 “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随着人们对中华文明深层次文化现象的挖掘,砚学和砚文化日益得到世人的重视。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所谓“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因此有专家认为,收藏砚台应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讲究文人气息,不应过分追求工艺的繁复和花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