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糠基质栽培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基质无土栽培模式,一般采用椰康条,椰糠是目前最理想的有机栽培基质,它具有气水比和容重优秀、可再生、可持续的优点,椰糠栽培使用成本较低,一次性投入较小,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而且椰糠栽培生产的蔬菜水果品质好,产量也高。
1月21日,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江龙,三水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林辉明等见证下,位于大塘镇的全国无害化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首个玻璃结构连栋智能温室单体封顶,该钢结构温室所用的薄膜来自大塘制造。玻璃结构连栋智能温室鸟瞰。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丽农农场的工人们培育和照料蔬菜苗。 陆玫辛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温室春种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河北省博野县博野镇大营村丽农农场的工人们正在抢抓农时、移栽新苗、播种希望,温室大棚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移栽新苗。
今天看到一则让人十分震惊的新闻,一座超级大棚投资2500万元每天产蔬菜2吨,管理上只需7-8人就能完成,这是一个占地25000平米的温室大棚,外形看起来有点像太空舱,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成活率极高,这座大棚的目标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内实现农作物的极限生长?
番茄作为大家日常生活喜欢的果蔬之一,别看它小,品种多样,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产品,只要环境和播种时间适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成活率极高,普通温室大棚土壤栽培番茄一般一年的产量在10000-12000斤,相比较超级智能大棚一亩地年产量番茄30吨就小巫见大巫,番茄株高15米整个生长季结果30穗,占地120亩投资1.5亿,被称为“文洛型”温室你见过吗?
在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的田间地头坐落着一个“庞然大物”—— 占地1亩、造价近12万的智慧温室大棚,大棚里不仅有重量级的“硬核大件”,还有一些轻量级的“小小神器”。它们不显山不露水,却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精准、便捷的管理方式,助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可为青年”队乡村振兴调研小组与绿祥农业负责人交谈。绿祥农业超级大棚。红网时刻常德7月17日讯(通讯员 翦佳哲 缪子慧)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因地处洞庭湖之西,得名西湖。
来源:南京日报 在南京,温室大棚“越长越大”,最新出现的“巨无霸”大棚规模更是堪比足球场——占地动辄达10亩甚至20亩,内部各种传感器一应俱全,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水肥灌溉一键启动。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设施农业总产值255亿元,总面积达到83万亩。
反季节蔬菜种植已成为了好多农民创收的主要渠道,温室大棚的发展我国相对发展较晚,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了简易的塑料大棚,80年代后温室大棚进入爆发期,第一代温室大棚发展了2万公顷,经过多年发展,智能化温室大棚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里,智能化温室大棚都有哪些高科技,咱们一起来看看山东的一个占地9万平米投资了2.1亿的“豪横”大棚,里边的种植面积8万平方米,服务区是1万平方米,号称国内最先进的温室“没有之一”,咱们一起看看有啥不一样。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崇明岛上的生菜集装箱“假如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怎样?”这是很多人小时候就听过的一个科普问题。毫无疑问,没有太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生长,动物也因缺乏食物而死亡。地球这颗生命之球,将变成毫无生气的冰冻星球。
山东南部有这样一座县城它与寿光齐名一年蔬菜产量达500万吨足够4500万人吃一年它就是兰陵央视新闻《“县”在出发》带你走进这座蔬菜大县看兰陵人如何把“小蔬菜”做出“大文章”让“种菜”也可以步步升级温室大棚→蔬菜工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全县从事蔬菜产业的人员在60%以上农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