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上7点55分,内蒙古通辽“国家的孩子”胡英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江苏南京,将在元宵节与离散65年的宜兴家人团聚。1960年,8个月大的胡英华被通辽的养父母收养,并抚养成人。为了欢迎远方的亲人,胡英华宜兴家中的侄女和侄女婿来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迎接,为他送上了鲜花。
央广网乌兰察布1月18日消息(记者邵玉琴)1月18日上午8时58分,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乌云其木格带着三个孩子和外孙女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毛旗村河西村钱家认亲。呼和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在江苏省宜兴市认亲(央广网发 石茹意 摄)原野青绿,河水潺潺。
前言丈夫三岁被迫成为孤儿,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寻亲的愿望,就在36岁早早去世了,只留下一个日记本,记录着对亲人的渴望。妻子不仅独自把三个孩子抚养长大,还在看到丈夫日记之后,不惜花30年的时间帮他寻亲。然而,在她接到DNA比对成功的消息时,遇到了一件事让她直呼“丈夫在天保佑”。
“国家的孩子”胡英华,65年终圆团圆梦简要概述:“国家的孩子”胡英华,因历史原因幼时与亲人分离,历经65年艰辛寻亲,最终在2025年2月12日成功与江苏宜兴的亲人团聚,他在父母遗像前深情下跪大哭,感人至深。主体阐述:说起胡英华的故事,真是让人心里头五味杂陈。
央广网乌兰察布11月17日消息(记者邵玉琴)“终于回家了!”11月16日上午,从内蒙古大草原到江苏省南京市,跨越3000里,“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在江苏南京市与家人团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在回家的路上。”认亲当天,条幅上的这一行字成为扎拉嘎木吉的暖心记忆。
20世纪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当地群众的抚养下成长,这些孩子被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呼和是其中的一员,1995年因肝癌离世。他的妻子乌云其木格不仅独自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还替亡夫找到了无锡宜兴的家人。
一众亲朋簇拥下,胡英华与8个兄弟姐妹一起品尝汤圆,共度元宵佳节。这顿充满温情的元宵团圆饭,他们已经等了65年。2月12日,“国家的孩子”胡英华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赶到江苏省宜兴市,与失散半个多世纪的兄弟姐妹共话团圆。12日一大早,江苏省宜兴市的张勤荣家门口挤满了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