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玉兰这段时间,静宁县的社火手艺人们紧锣密鼓地制作彩车、组织演练,用传统社火迎接龙年元宵节。在八里镇高城寨村的一家彩车制作工坊,杨建邦一伙人正在赶制社火表演需要的彩车,扎胚、焊接、装裱……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咚锵咚锵咚咚锵......”大年初八,踏入静宁县余湾乡韩马村,一阵气势磅礴、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便从远处悠悠传来。寻声而去,原来是李店镇杜河村的社火队伍正在村子里表演。色彩斑斓的服饰、生动有趣的扮相,热闹非凡的场景瞬间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看,现场四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有人说,西北人浓浓的年味,藏在喧天的锣鼓和舞动的龙狮里。正月里的静宁,一旦听闻阵阵锣鼓声,大家便纷纷出门涌上街头,一探究竟。热闹的社火表演把人们对丰收、祈福的美好愿望表现地淋漓尽致。农历正月十四,凌晨的山峁还是漆黑一片,而李店镇的村部里,社火演员和工作人员已经忙的热火朝天。
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农历正月十二,晴日和暖,静宁县威戎镇李沟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来自李沟村边坡、代湾和双岘镇团庄、马沟等村组的社火队齐聚一起,热烈举行闹元宵社火汇演,男女老少围绕观看,欢声笑语传遍村庄。
中国甘肃网1月18日讯(西北家·中国甘肃网记者 何星丑 通讯员 雷乐天 魏娜)锣鼓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贺新年。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瑰宝,社火表演让新年、春节充满了节日特有的喜庆氛围。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浓浓的年味也随之蔓延开来。
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2025年新春佳节临近,静宁大地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为了迎接传统佳节,静宁县各乡镇、村组织自己的社火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排练之中,增加了民俗闹新春的氛围。在甘沟镇张著村排练现场,社火演员们个个热情高涨、精神焕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春节来临,静宁县处处华灯璀璨,人声鼎沸,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静宁县城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彩带缠绕树枝,彩灯造型各异,各类灯鼓寄寓吉祥祝福,年味十足。“咱们县城变化真大,夜景装扮得如此漂亮,让人流连忘返。
春节社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社火不仅表现出了人们祈愿、喜悦、欢庆等情感,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多样性。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静宁县各地的社火团体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排练,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表演做最后的准备。
本报记者 雷乐天 王建雄千年传承舞社火,敲锣打鼓闹新春。春节期间,静宁县各乡镇的社火队伍走村入巷向各位父老乡亲拜年,到处洋溢着节日的热闹气氛。农历正月初九,静宁县李店镇刘晋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乡俗——“上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