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丛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始终与威胁我国国家利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来自美国的核讹诈曾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主权。
在全球安全格局日益复杂、核武器仍然是世界各国战略博弈的关键因素之一的今天,中国对外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这一承诺显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但许多人疑问:如果敌国率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能够及时反击吗?
现在世界上的大国,对于核战略的态度,决定着国际形势的走向,对比之下,美俄之间的核战略毫不示弱,因此能相互制衡,不管美国如何嚣张跋扈,俄罗斯也同样的看法,如此一来,美国总是把国家安全当做借口,就用这个由头说明自己有可能会主动攻击其他国家,率先使用核武。
俄乌冲突以来,国际核形势骤然紧张。10月17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在第77届联大第一委员会关于核裁军问题的专题发言中提出,五核国应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并积极推动日内瓦裁谈会谈判缔结对无核武器国家提供“消极安全保证”的国际法律文书。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基础,中国提出来了一个新的国际规则,也就是国际法,中国提交了《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国际条约》,这个草案现在提交给其他国家来讨论。我们知道在核武器问题上有《核不扩散条约》,这些条约是在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的基础之上建立出来的。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0日电 出席第79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一委)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孙晓波10日在一般性辩论上发言,阐述中国在核裁军及全球安全治理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主张,呼吁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60年前的10月16日中国独立发展核武器的成功创造了历史奇迹对原子弹工程而言难度最大、最核心的部分是科研系统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先行探索,勇毅前行但人们通常只关注到奇迹创造时的辉煌一幕那些披荆斩棘的奠基者、开拓者却鲜有人知中
1949年,新中国在一片欢腾中宣告成立,饱经战乱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和平与新生,和平的曙光下,依然潜藏着暗流涌动的危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敌意,不仅在政治上孤立中国,更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其中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便是来自美国的核讹诈,面对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的武力恐吓,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