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正月十五、小正月、月半、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等等,其中“上元节”的称谓来源于道教。也许因为元宵节是年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到元宵节就意味着“过年”的结束,大家就要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和工作之中,还因为元宵是新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寓意着团圆、圆满,值得庆贺,所以,元宵节是一个老百姓特别喜欢的隆重、热闹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平诸吕之乱,当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每年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百姓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首先看由来部分:多个证据提到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后设立元宵节,比如。例如,提到汉文帝在元月十五日平定叛乱,将这天定为元宵节。也提到汉文帝为庆祝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同时,也提到了这个说法。这似乎是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