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领你步入宋朝,你会觉得这是玩笑,以为他说的“步入”无非是走进仿照宋朝建筑样式修建的景点。真正的古村落,砌屋的每一块石头都来自古代。你走过的石板路,古人也在上边走过。这是资本完成不了的任务。 嵩溪村是真正的古村落,南宋修建,至今保存完好,位于白马镇。
一位“全心全意为大自然写作”的人,因为杰出的写作才华,他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他的多篇散文作品还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语文试卷。他就是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鲍尔吉·原野。
马头琴的故事文 | 鲍尔吉·原野天快亮的时候,草原上的万物毛茸茸地露出了形状,有山峦、灌木和湖泊,还有云登的两只小羊。云登是一个牧童。他在这么宽阔的草原上放两只羊,感觉很孤单。一年过去了,云登的羊产下了两只羊羔,现在他有四只羊了。但是云登还是觉得孤单,他想要一匹马。
万物相爱文/鲍尔吉·原野黑桦树给风滚草的信亲爱的风滚草:很久没给你写信了,我不知道你滚到了哪里。你像植物里的动物,借助风的力量在草原上翻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好顽皮。每逢干旱,你关闭根系,让自己慢慢枯黄,整个草像一个大圆球随风飘荡。
象声词“啪嗒”,在蒙古语中读作“啪斯”,一种击打的声音,是鲍尔吉·原野写在自己首部幻想小说里的第一个音节。他来自内蒙古,退休前是辽宁省公安厅的专业作家。因为作品中常常带有大草原的痕迹,他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为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
【烟火人间】作者:鲍尔吉·原野(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头些天,我到蒲河边上跑步,迎面遇到南风。这个风不一样,好像扶着你的肩膀,把你从上到下轻抚一遍。我一愣,好呀,这是春风!春风见到我像见到了老朋友,我见春风也一如友人。我虽老了,但仍有一副旧样子,好认。
麻雀给拴马桩写信亲爱的拴马桩,我是麻雀,每天在院子里,在房上,在天空打打闹闹的活泼的小鸟。人们管我们叫麻雀,我们身上哪儿都不麻,我们的叫声不悦耳,羽毛不鲜艳,但是我们活泼机灵。我们是鸟类的青草,最普通,最卑微,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 鲍尔吉·原野凝望每一个地方,金色都在增加,房檐的旧木熠熠生辉——秋天。秋天,只有在黄昏才出现在西边的天际,这是9月。放学的孩子鼻梁和手拎的小壶都被勾上金色。戴墨镜的女人、士兵、卖背心和卖葡萄的人顶着金色走路,眼窝很深。一个孩子蹲着撒尿,耐心地看着这股液体匆匆流向行人脚下。
【序跋】作者:鲍尔吉·原野说到“童年”这个词,我觉得应该洗洗手。仿佛这个词是金子做的,我要用手把它捧起来。我童年时代用过的洗脸盆都很大,是搪瓷盆,盆底有一条大金鱼的图案。往盆里倒入清水,鱼的尾巴就仿佛晃动了起来,好像在游。
草叶等待霜降。霜降之前,天要下几场雨,为霜准备原材料。——鲍尔吉·原野,《读者》2020年第3期细心观察周围,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人整日板着脸,眉头紧锁,浑身郁气缠身;而有的人每天笑呵呵的,眼含暖意,看着平易近人,活力满满。
人生有很多次相遇,并不会日日温暖你的记忆。至多,像一缕云烟,一眼花开,一耳鸟鸣,来得那样忙忙,去得那样匆匆。夜深人静时,我常把自己幻化成一只逆飞的小鸟,在文学的茫茫天空中,奋力向前,划动双翅。耳旁传来巨大的风声,大到摸不清方向。
文学原乡蒙古牧民称走马为“蛟若”,最好的走马是“蛟若聂蛟若”——走马中的走马。他们形容好走马走起来“像流水一样”,这一种步态寓意着马和马倌的智慧。水跟火是蒙古牧民心中的圣物,他们至今恪守着成吉思汗规定的戒律:不许往河水里扔脏东西,不许在河水里洗衣服与撒尿。